食品添加剂为何物?很多消费者、媒体、甚至业内人士都缺乏科学的、全面的、正确的认识。他们知道食品添加剂中的香精、糖精、色素、防腐剂,并认为“是有副作用的、有毒的”“化学合成物”,“不是食品的正常组分”,“最好不用、少用”。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常被忽略,而其莫须有的危害则常被夸大,在食品标签上出现了“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”的标注,《远离食品添加剂》的文章被多次刊载。安全消费、科学消费、明白消费谈何容易。引导消费,普及食品添加剂科普知识必须有政府和企业的参与。
一、“人工合成”、“天然”、“等同天然”食品添加剂的概念
健力宝(橙香型)和百事可乐标签标注都有“天然香料”。
在我国,崇尚天然物成风,当问及“单甘酯、β-胡萝卜素是天然的食品添加剂?还是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?”时,按照传统的概念我们很难回答。因为单甘酯天然存在于食品中,但它是采用人工合成的方法生产出来的,它不属于天然的食品添加剂,而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通常是指天然物中不存在的化学合成物。β-胡萝卜素可能是天然提取物,也可能是采用化学方法合成而来。因此,我们必须引进“等同天然”的概念。
在香精香料行业,“天然”“等同天然”“人工合成”香精香料的概念早已形成。“人工合成”物是指天然物中不存在的通过化学合成而得到的化合物,而“等同天然”则是天然物中存在但通过化学合成而得到的化合物。“天然”物则是以自然界的物质为原料采用物理、生化(发酵)、加热等方法制取。
天然食品添加剂的定义,在日本为:以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物质为原料,用干燥、粉碎、修整、沉淀、抽提、分解、加热、蒸馏、发酵、酶处理、中和等手段所制得的物质。并规定:
1.凡由化学方法制备的维生素或氨基酸之类天然物质,不属于天然食品添加剂。
2.凡用中和方法从天然物质提取所得的盐类,也不属天然类。如海藻酸属天然品,但海藻酸钠就不属天然品。
3.一般除进行物理加工之外,也包括经过发酵、酶处理改性、用水或乙醇等溶剂抽提后再将溶剂除去所得的抽提物,以及通过蒸馏、分子蒸馏、离子交换、色谱分离等物理手段提纯而得的物质。
4.一般认为属天然食品范围的淀粉、蔗糖、糊精、饴糖、乳糖、果糖、葡萄糖、魔芋粉、食盐、酱油、醋、明胶、胡椒、芥子、辣椒等,也都属于天然的物质。
在我国,农业部发布的行业标准(NY/T-1999)《生产绿色食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》中“天然食品添加剂”的定义为“以物理方法从天然物中分离出来,经过毒理学评价确认其食用安全的食品添加剂。”或“由人工合成的,其化学结构、性质与天然物质完成相同,经毒理学评确认其食用安全的食品添加剂。”定义未把“天然”与“等同天然”区分开来,有争议。该标准中“化学合成添加剂”的定义
为“由人工合成的,其化学结构、性质与天然物质不相同,经毒理学评价确认其食用安全的食品添加剂”,与国外的定义能接上轨。
我国的食品添加剂定义包含了天然和等同天然的营养强化剂(维生素、矿物质、氨基酸、核苷酸)、食物纤维(增稠剂)、可以被人体吸收、消化的有机酸、酯(香料)等,这些都是食物的组分,食品中含有非常正常、若这些都“不含”,则不见得是好事。食品添加剂不只是糖精、色素、防腐剂。即便是防腐剂,绿色食品也允许使用安全性更高的天然防腐剂(AA级)或等同天然物山梨酸(A级)。引进“等同天然”的概念对消费者抗拒“人工合成的”心理起作用,便于说明其是否天然存在和生产方法。
我国在各类食品添加剂中,就现有情况来看,天然的已经占有优势的有酶制剂、增稠剂、酸度调节剂中的酸类、着色剂。营养强化剂、鲜味剂、香料、防腐剂等中则是“等同天然”的占优势。可以说,我国和国外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大都是“天然”和“等同天然”的,属于“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”品种很少。对这一点,今后我们必须强调,让一些人“食品添加剂就是化学合成的”误识不再有市场。
二、“天然”并非等同“安全”
近年来,世界上多起重大事件多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,如1996年日本爆发的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;H7食物中毒;2000年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血印牛奶事件;1997年香港的禽流感;2000年法国的李斯特氏菌病暴发;欧洲多国疯牛病、口蹄疫的大流行;以及美国“9.11”恐怖袭击后的炭咀杆菌事件等。这些大的微生物事件的暴发,充分说明了“天然”并不等同“安全”,天然色素姜黄和姜黄素的ADI值分别为2.5mg/kg体重·日、0.1mg/kg体重·日,而人工合成色素柠檬黄和日落黄的ADI值分别为7.5/mgkg体重·日、2.5/mgkg体重·日,“天然”安全性并不一定高于“合成”。由于安全性评价数据未得到证实,欧美国家对我国的中草药不认可;最近香港、新加坡对天然提取甜味剂甜叶菊使用的抵制,也同样说明人们不把“天然”和“安全”等同起来。作为人类食物的动植物,本身就天然地含有有害的物质。
1.天然食品中存在的有害物河豚毒素:1~2mg可使一个成人毙命,相当于高毒性河豚品种1g卵巢的毒素含量。一般品种多于10g的河豚鱼卵亦可产生致使性中毒。龙葵碱糖苷:发芽和绿色的马铃薯中含量一般为20~100mg/kg,暴露于阳光下5天,可达500~700mg/kg。一般人只要口服200mg以上,可引起中毒、严重中毒和死亡。
黄曲霉毒素B1:玉米阳性检出率为3.2%~94%,含量为0.18~12.5mg/kg;花生阳性检出率为6.2%~95%,含量为3.3~10mg/kg,日摄入量2~6mg即可发生急性中毒甚至死亡。
蘑菇毒素(毒伞毒素):对人体和小鼠致死剂量为0.1mg/kg以下,50g此毒蘑菇可致命。
1987年12月29日~1988年1月6日,我国上海18000多人由于食用毛蚶中毒而感染甲型肝炎。
铅(pb):铅是地壳中发现的含量最丰富的重金属元素,土壤中通常含有2~200mg/kg的铅,平均含量为16mg/kg。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铅的浓度分别为0.5μg/kg和1~60μg/kg。在石灰岩地区,天然水铅含量可高达400~800μg/kg。一些食物中铅含量(单位:mgk/kg)为:小麦0.19~0.38,玉米0.03~0.31,大米0.06,鲜鱼0.54,干鱼1.31~1.64,大虾2.50,贝类3.0,禽和蛋0.015~0.3,牛肉0.20,远洋海产鱼中铅的自然含量为0.3μg/kg,受污染的海洋鱼类含铅量可高达0.2~25mg/kg,生长在高速公路附近的豆荚和稻谷含铅量约为0.4~2.6mg/kg,是种植在乡村区域的同种植物的10倍。WHO暂定成人对铅的耐受量为0.05mg/kg·体重·周,儿童为0.025mg/kg·体重·周。我国规定一般食品中的含铅量不得超过1mg/kg或1mg/L,罐头食品不得超过2mg/kg。
汞(Hg):汞是地球上储量很大、分布很广的重金属元素,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约为80μg/kg,据估算每年通过岩石风化逸出外部环境的汞约有5000吨。鱼和贝类是被汞污染的主要食品,对人体的危害极大,是人类膳食中汞的主要来源。
2.食物中的农药污染有些农药在环境中非常稳定,如DDT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3~10年,在土壤中消失95%需16~33年的时间。DDT在食物链中的生物富集作用也很强。例如水鸟体内的DDT残留为25mg/kg,比DDT污染的水要高出800~1000倍。DDT的污染具有全球性的影响,在人迹罕至的南极的企鹅、海豹、北极的北极熊、甚至未出生的胎儿体内均可检出DDT的存在,其中南极企鹅脂肪中DDT同系物的含量可高达0.152mg/kg。
随着近几十年来农药的大量使用,其对水体、土壤和空气等人类外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。当农药过量施用,超过最大残留量(MRL)时,将对人畜产生不良影响或通过食物链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造成毒害。由于这类物质具有较高的脂溶性和稳定性,在自然界中较难降解,很容易经食物链进行生物富集,随着营养级提高,农药的浓度也逐渐升高,从而导致最终受体生物的急性、慢性和神经中毒。进入人体的农药将对人体产生急性毒性和慢性病毒,也包括致突变性、致癌性、和对生殖以及下一代的影响。我国是世界上农药生产和消费较高的国家,由于大量使用有机农药,我国农药中毒人数不少。
3.微生物的污染是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在食物中毒中,细菌引起的占80%以上,其中最常见的是沙门氏菌食物中毒。1977年沙门氏菌病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就造成共计2.4马克的损失。
在食品生产、加工、储存、运输、销售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受到二次污染,以致降低食品卫生质量,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。人类赖以生存的营养成分也是微生物所需的养分,微生物是以几何级的速度繁殖。如条件适合,20分钟即可完成一代,即一个细菌变成两个,6小时达26万个,12小时高达700亿个,代谢过程还会一些有害于人体的代谢毒物。每克食品中细菌数达100~1000万个时,即可能引起食物中毒,而此时未必可感知事物的色、香、味等感官变化。若污染严重,只需3~4小时就可导致食物变质而引起食物中毒。
微生物(细菌、霉菌、病毒)也是“天然”的,其绝不代表“安全”。